寧夏新聞網訊(記者 倪金鳳)為切實保障7至17歲殘疾兒童少年康復教育權益,中衛市殘聯聯合教育、財政等部門創新工作機制,通過信息共享、資源整合、課程優化等系列舉措,構建起覆蓋全學段的康教融合服務體系,幫助百余名殘疾兒童少年實現“康復+教育”雙軌發展。
中衛市通過動態協同管理機制,衛健、教育部門定期共享殘疾兒童信息數據庫,實現“發現-評估-救助”全流程動態跟蹤。依托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現有資源,增設3-6歲學期部和7-17歲特教部,將康復訓練與基礎教育有機融合。學前階段創新“集體+個訓”模式,將康復八大領域融入幼兒園常規課程;義務教育階段則側重生活技能培養,通過生活語文、數學等課程提升社會適應能力,同步開展職業技能啟蒙教育。
該市引進智能康復學習系統、多媒體互動教學機等先進設備,結合助行器、站立架等傳統器械,形成科技賦能的新型康復矩陣。創新推行“1+1+N”訓練模式,即每月1次社會融合活動、1次家長培訓及常態化親子同訓,構建起機構、家庭、社會三位一體的康復網絡。為確保服務質量,聯合督導組定期深入康復機構督導,建立問題臺賬,實施銷號管理。
在政策保障層面,三部門聯合出臺《康教融合工作實施方案》,明確任務清單和時間節點。與江蘇殘疾兒童康復研究院等專業機構建立長期合作,通過線上線下培訓、結對幫扶等方式提升師資水平。同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,在助殘日等重要節點開展“進社區、進校園”宣講活動,確?;菝裾邞M知。(圖片由被采訪單位提供)